訂閱電子報
第028期 (5)
經過一個月的調查,衛生署於10月6日公佈『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及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將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器官用於移植手術事件報告』。該報告指出,造成這次事件的原因有兩方面,即人為失誤、醫院內部作業系統缺失:
國立臺灣大學[食品與生物分子研究中心]與飛資得醫學資訊共同為中醫藥委員會(CCMP)建置之國際級線上期刊終於在日前正式對外發布--
「Journal of 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JTCM)
(網址:http://www.jtcm.org)
台灣醫學教育學會100年度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於民國100年10月15日在成大醫學院舉行[1,2],並且邀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chool of Medicine)Paul G. Ramsey院長和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楊泮池院長進行特別演講。包括以「促進病人發言的非語言技巧:眼神接觸」[7]獲得「最佳論文獎」的成大醫學院
以下介紹年會精彩內容:
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見到條碼,醫療機構也從1970年代起試著應用條碼科技。而隨著技術成熟、成本低廉、製作方便,條碼科技在醫界的應用也越來越廣,從醫藥衛材的管理及配送、掛號系統等與病人照護無直接關聯的業務,到辨識病人、核對檢體、輸血或化療等特殊藥物,以及可以減少用藥疏失的條碼給藥系統(bar-code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BCMA)[1,2]。以下介紹兩篇文章,第一篇是台北榮總使用條碼給藥系統的經驗,第二篇是美國Carilion Roanoke Memorial Hospital使用條碼給藥系統發生的問題與改善經驗。